|
本人对电路设计一直很好奇,感觉很神秘。特别是结合软件开发。隐约知道软件是基于硬件开发的,芯片的一个引脚功能,在软件上可以大作文章,可以有很多用途和处理方法。但是一直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回事。
直到看到了下面资料,才似有所悟。
下文是一款早期F7飞控的硬件引脚规划,引用供大家参考,我会用蓝色字做一下读书笔记和感悟,希望高手指教:
们选择的芯片是STM32F746或者F767,这是因为只有这两款F7的Nucleo板子,这两个芯片差不多,最主要差别是F767的Flash是2M, 512 Kbytes of SRAM,F746的flash是1M,320 Kbytes of SRAM,功能上F767多了个DFSDM,然后SPI和UART在引脚上分布多了些,总的来说,在F746上的程序直接下载到F767是完全没有问题的,官网F767价格要贵些,目前国内F767要便宜些。
(以上是选型时的思考方式之一,关注兼容性,价格因素,考量芯片资源与自己的应用场景,最后做出选型)
先列出功能所需的引脚:
功能
| | | | | | | A1,A2,A7,C1,C4,C5,B13,G11,G13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B4,B5,B0,B1,B6,B7,D14,D15 | | | | C6 ,C7,A6, E9,E11, A5,B11,F9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(上表我们可以看出,各种功能所使用的引脚类型和引脚个数。注意这些功能都是常见功能,很多东西,以后可以重复使用,甚至根据实际情况套用。)
引脚的确定是画原理图的基础,何况在这种功能复杂,引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通常的做法是使用datasheet中的引脚功能分布图来规划引脚。
(此次说明,传统方法,是直接用Datasheet上的引脚分布图,根据图上标识的针脚位置布线画板)
这样做比较麻烦,而且也不直观,这次采用CubeMX来选择引脚,使用的CubeMX版本是4.18,打开后选择板子为Nucleo F767,然后展现出来的是一个芯片图,
(说明行业中,有一些工具,可以降低难度,提高效率,要善于使用工具,发现工具,资讯要发达,丰富,敏感)
上面已经将Nucleo上面使用了的引脚给标记了,接下来就是根据功能选择引脚了,
选择的原则是:稀有的功能引脚优先选择,
最后经过一番的修改确定了上表的引脚。
表中以太网、USB串口输出、用户按钮、LED指示灯、调试是Nucleo上面有的,
然后接下来的IMU驱动、PPM遥控输入、电机输出、3DR GPS接口、IMU加热、3DR 磁力计、三色LED灯、SD卡,Flash是第一阶段版主板需要做的。
下面是CubeMX最后的引脚功能图:
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|